图片名称

符合绿标的防藻剂


发布时间:2024-03-27 16:27

特丁净是通过抑制藻的光合作用而起到防藻作用,实现了对藻类的高效杀灭功能,使其被广泛用于外墙涂料领域。

在南方气候湿润潮湿的地区,经常可以发现在向阳面的外墙乳胶漆漆膜表面长满了绿色的藻类或者其他植物。这是因为藻类或其他绿色植物主要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进而依附在漆膜上大量繁殖,致使漆膜的防水性下降,附着力变差,失去装饰和保护作用,降低了漆膜的使用寿命。

为了杀灭藻类,我们需要在涂料中加入防藻剂,敌草隆(Di-uron)是涂料中最常用的杀藻活性物,但是在涂料绿色标准GB/T 35602-2017中,敌草隆被禁止使用;GB 18582-2020的更新版中,敌草隆将被限制使用,因此特丁净(Terbutryn)同样具有高效的防藻性能而被各涂料厂商所关注。

特丁净是通过抑制藻的光合作用而起到防藻作用,但其具体工作机制一般不为涂料界所熟知。因此,本文旨在简要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防藻剂特丁净的具体工作机理,供大家参考。

 

1、光合作用

所有能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生物都具有两个光系统:光系统I(PS I)和光系统II(PS II),它们通过激发并在类囊体膜中的一系列分子间传递形成电子传递链,从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并被释放到大气中,最终电子受体NADP+被还原成NADPH,ATP合成酶利用H+浓度梯度将ADP和磷酸合成为ATP,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变。

这一光驱动的电子传递链在光照存在下是持续不断的,它涵盖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诸如光吸收、能量转化、电子传递等;但是这一电子传递链是线性的,意味着只有其中有一环被破坏,整个链就将被破坏,因而导致光合反应无法进行。

 

2、质体醌

在光系统中存在一系列关键的酶或蛋白分子,今天的主角是质体醌(Plasoquinone),因为其与特丁净的作用机理息息相关。质体醌是PS II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跨类囊体膜的电子载体分子,其分子结构如下图:

质体醌在光系统II中有两个特定的结合位点,称为QA和QB。质体醌在QA处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而在QB处则较为松散,容易离去。QA一次只转移一个电子,因此在QB能够接受两个质子并被另一个质体醌分子取代之前,它必须将一个电子转移给QB两次。

 

3、特丁净的作用机理

不同的杀藻剂的杀藻机理各不相同,大量的研究已表明,特丁净(Terbutryn)主要是在光系统II中竞争性抑制质体醌与QB位点的结合,从而切断电子传递链,阻碍光能向化学能的转换,最终导致藻类死亡。那么特丁净是如何实现抑制质体醌与QB位点的结合的呢?在PS II的QB结合口袋含有几个关键的氨基酸残片,质体醌在此处与His215形成氢键,这个结合是相对松散的,因而它才能在得到两个电子后自由离去。

在以3.2Å分辨率解析的特丁净分子在QB结合口袋中的结合方式显示,特丁净分子通过一侧的三个氮原子与关键的氨基酸形成稳固的氢键,其N5可与Phe-265A的骨架氨基形成氢键(氢键距离3.1Å);乙基氨基N可与Ser-264A的γ-氧原子形成氢键(氢键距离3.3Å),还可与Phe-265A的骨架羰基氧原子形成氢键(氢键距离3.2Å),叔丁基氨基N与Ala-263A的骨架羰基氧原子形成氢键(氢键距离4.3Å),这些氢键作用可以使得特丁净分子紧紧的锚定在QB结合口袋中,从而屏蔽了质体醌在QB位点的结合。正是通过这一机理,特丁净实现了对藻类的高效杀灭功能,使其被广泛用于外墙涂料领域。

 

4、ACTICIDE® SR 2044

ACTICIDE® SR 2044是以特丁净为活性物的外墙涂料专用、防藻剂,它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藻功能,同时,它的体系相容性好,耐久性好,是高温高湿地区外墙防藻的理想选择。

 

 

 

 


返回列表